一、前言
隨著運營商大客戶、農村信息化和3G、NGN、IPTV等新興業務對帶寬需求的增加,主要應用于干線和城域核心層的波分技術逐步向下延伸,開始滲透到城域匯聚層乃至接入層,粗波分漸漸成為了最受青睞的技術之一。
二、粗波分與業務網絡的融合
(1)大客戶網及農村信息化
當前,隨著傳統業務增長的放緩,大客戶業務已成為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。同時,運營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農村市場,探求新的適合于農村地區的運營模式。兩種業務在給運營商提供機會的同時也提出了挑戰:大客戶接入中存在兩個主要問題,一是帶寬不夠,帶寬成本高,二是不能靠近用戶,尤其是移動運營商;而在農村市場,信息化內容非常豐富,但農村現有網絡資源非常有限,因此在目前的信息化進程中,拓展農村末端網絡顯得異常迫切。
鑒于粗波分在提供GE顆粒級別業務時,具有極強的成本競爭優勢,因此,粗波分在兩個業務領域的應用中具備極大的市場機會:
由于運營商對成本的敏感,農村信息化和大客戶接入業務放在一起考慮更加合理;
在固網運營商中,業務顆粒超過GE時,可直接在網絡末端采用GE透傳;
對于移動運營商,由于沒有專門的大客戶接入網,在建設大客戶接入網絡時,粗波相對于MSTP和MPLS VPN在帶寬和成本上都具備一定的優勢。
在這個網絡中,大客戶接入網絡可以和現有網絡一起共享省干和本地網絡資源,利用粗波將觸角向包括政府機關在內的大客戶延伸。
移動的大客戶接入網絡可有效兼顧3G、村村通業務的發展,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豐富了競爭手段,成為拓展市場的利器。而對于固網運營商來說,更多的情況是當前存在一張以MSTP為架構的大客戶接入網絡,按照國內客戶的發展條件,用戶直接需要GE帶寬的可能性極小。因此除客戶的一些SAN業務需求外,粗波與MSTP的大客戶接入網配合使用成為其非常重要的特點,即把現有的MSTP作為大客戶接入的底層網絡使用,而把粗波作為業務的匯聚來使用,從而為MSTP眾多的FE提供一個廉價、透明的GE管道。
(2)3G業務網絡
傳輸在3G網絡中的定位,需要重點分析的是基站接入傳輸網。3G相對于GSM,對傳輸側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:一是接口,二是容量。來看接口,WCDMA和TD-SCDMA初期的應用版本是基于ATM內核的,因此Node_B的接口主要以ATM 的2M為主,在特別大的基站,也可以采用ATM的155M光口。但在引入HSDPA后,Node?_B處會增加大量的IP包。對于IP包有三種處理方式,一是采用2M的捆綁;二是在Node_B側將語音和數據進行分離,采用2M來傳送語音業務,用戶上網的數據包則采用數據接口FE/GE進行傳送;第三種是Node_B出FE/GE接口與傳輸連接,這種方式對移動網絡來說處理最為簡單,缺點是在傳輸層沒有區分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的QOS。
以上三種方式中,第二和第三種方式的可行性較大,尤其對于新建的基站而言,數據量比較大的時候,FE的成本更低,效率也更高,并可采用更加廉價的技術如粗波分來傳送數據業務。而如果本身就有2M資源,應該充分利用這個資源。采用R4加HSDPA組網或者R5以上版本組網的3G基站,無論采用語音數據分離還是數據口直接上聯,粗波在傳送數據業務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。
我們在前面曾經分析過3G基站的接口和粗波可能的市場機會,一是引入HSDPA造成基站有大量數據業務的站點,二是新建的或運營商直接上R5或以上版本的站點。
兩種站點的區別在于:引入HSDPA的站點,可能具備原有的傳輸資源,那么語音業務就可以通過2M來進行傳送,數據業務則通過FE業務傳送。由于在接入層,所有業務均為向RNC集中的業務,因此要求粗波能夠提供強大的業務匯聚能力。
(3)NGN業務網
固網智能化改造正在進行, PSTN中模塊局的位置將會被改造成AG,用于接入用戶語音等業務。目前,AG向上的接口為FE,如果未來業務量增加,將會提供GE,PSTN中端局會被直接取消,而匯接局的位置被改造為TG。
目前,NGN網絡的AG位置就是原網絡中模塊局的位置。對于固網運營商來說,它們在接入層擁有豐富完善的網絡,而目前的網絡帶寬并未隨著NGN的業務開展發生激增,因此在現在的NGN改造中,不會大量地新建接入層網絡。
所以,粗波在NGN網絡中的應用前景是將來,尤其是當AG的業務量持續提升,達到FE以上甚至是GE顆粒的時候,現有的MSTP很難在提供如此高帶寬的同時達到粗波應用的低成本,這與粗波在3G網絡中的應用是類似的。
(4)IPTV業務網
由于國內目前大多數的DSLAM均為ATM內核,因此需要把組播的控制點放在BRAS上,這種工作方式對接入層的帶寬消耗非常大。我們以200個頻道,每個頻道2M,每個DSALM覆蓋1000個用戶,愛爾蘭數取0.05為例進行計算,每個DSLAM上行的固定帶寬為 200*2M+1000*2M*0.05=500M,即整個環網帶寬需要1.5G。而當前接入層的帶寬大多是155M或622M,業務類型又是匯聚型,可見,接入層將導致極大的帶寬瓶頸。
基于IP內核的DSLAM與之不同,它把組播的控制點下移至DSLAM,直播業務可以把組播流組播到每一個DSLAM,同時要求傳送的網絡也支持組播功能,配合DSLAM完成組播流的傳送。此時,再以200個頻道,每個頻道2M,每個DSALM覆蓋1000個用戶,愛爾蘭數取0.05計算為例,整個環網上的帶寬為200*2M+3*1000*2M*0.05=700M,遠遠小于上面1.5G的情況。然而,對于目前的現網傳輸,無論從帶寬還是組播支持來講都是難以實現的。
粗波在IPTV網絡中的應用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,具備極大的市場機會:
組播控制點在BRAS時,接入層需要透傳大量的帶寬,粗波是最好的解決方案;
組播控制點在DSLAM時,接入層帶寬仍然會成為瓶頸,更要求傳輸網提供組播功能,而目前的粗波已開始逐步支持這些功能。
粗波分可提供8*2.5G的帶寬,如采用光纖直連或者MSTP實現,其成本都將是粗波的數倍。而粗波更可提供組播功能,這為帶寬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保障。
目前,FMC迅速發展、網絡融合進一步加劇,不同業務模塊之間的位置,甚至功能位置都在逐步重合。如圖6所示,NGN的控制層與3G的移動交換中心以及IPTV的直播中心都處于同一個網絡位置,而NGN的AG也將以與3G的Node_B以及DSLAM逐步融合為MSAG的方式,通過統一接入。這就為我們統一規劃承載網絡提供了必要條件。
三、粗波典型應用案例
(1)哈爾濱網通郊縣IPTV/ADSL的CWDM承載
2006年,哈爾濱網通在5個郊縣進行了CWDM建設,全部采用了中興通訊CWDM設備ZXMP M600。
其中,IPTV內容源在每個縣市設置了邊緣服務器EMS,在哈爾濱市設置核心媒體服務器CMS。CMS將單個媒體流發送至縣市EMS,媒體流的承載基于C3的DWDM層面。
(2)山西移動大客戶農村信息化接入工程
山西移動的粗波分網絡是可以集大客戶接入、村村通、農村信息化于一體的綜合接入網絡,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CWDM網。中興在網設備已經超過1200端,廣泛服務于全省的政府、廠礦和企業,為農村信息化鋪平了道路。
(3)玻利維亞COTAS的ADSL2+傳輸配套項目
COTAS是玻利維亞最大的固網運營商,成立于60年代,為SANTA CRUZ州提供固網電信業務。ZXMP M600所承載的業務包括STM-1、STM-4、GE,用于幾個城市之間的DSL業務和語音業務傳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