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C訊 光聯·未來,群英薈萃,全國碩博光通信菁英論壇正式開啟!本次論壇由《光通信研究》編輯部發起,由光通信技術和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舉辦。旨在鼓勵全國高校光通信領域碩、博士展示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,產業成果等,為其創造跨學科、跨校際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,識別和培養有潛力的青年學術人才。
主辦單位:《光通信研究》編輯部, 光通信技術和網絡全國重點實驗室
支持單位: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,烽火通信,光迅科技,中信科移動,理工光科
指導單位:湖北省通信學會光通信專委會,湖北省通信學會
產業化合作單位:ICC訊石
Technical Sponsor:Learning Conference
比賽方式/時間:線上評選,8-10月份
初賽報名截止時間:2025.8.31,歡迎廣大光通信碩博踴躍報名!
比賽理念
聚焦前沿: 鼓勵全國高校光通信領域碩、博士展示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,產業成果等。
公平公正: 建立嚴謹、透明的評審機制。
交流提升: 創造跨學科、跨校際的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。
發掘新銳: 識別和培養有潛力的青年學術人才。
參賽對象及分組機制
全國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(碩士、博士分組競賽)。
個人參賽,以本人獨立完成或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參賽(需注明導師及所在課題組)。
學科領域:以光通信領域為主,或與其相交叉的方向。主要設置以下六個大方向:光通信系統與網絡、先進光纖介質與光纖器件、新型光電材料與集成器件、無線光通信技術、光傳感技術、人工智能+“光通信”。
分組機制:
按上述學科領域細分方向分組評審。
碩博分組競賽、評審。
賽事流程
階段一:報名與初賽(論文/摘要評審)
1. 時間:2025.8.11-2025.8.31。
2. 形式:
參賽者在線提交報名表(含個人簡歷)及研究摘要/論文。
摘要需包含:研究背景、核心問題、創新方法、主要結果、結論與展望。
強調研究的創新性、科學性、邏輯性和潛在影響力。
另附一張用通俗語言敘述的能讓大眾理解科學問題和原理的描述(文字、圖片或視頻皆可)
3. 評審:
由期刊編委/青年編委、領域內知名學者、資深研究員組成初賽評審委員會,按研究方向成立小組評審委員會。
采用雙盲評審。
評分標準,十分制(創新性30%、科學價值30%、邏輯嚴謹性20%、表述清晰度20%)。
按研究方向評選出晉級復賽的選手。
4. 晉級通知:公布晉級名單及復賽安排。
階段二:復賽(線上直播答辯展示)
1. 時間:約1周內按方向分批次完成。
2. 形式:
線上直播平臺進行(騰訊會議、微信視頻號等)。
每位選手進行10分鐘的研究成果PPT展示(展示過程中不得提及作者/機構/課題組信息,僅以編號自稱)。
展示后接受5-8分鐘的評委提問答辯(禁止追問個人背景)。
核心考察點:研究深度、表達能力、邏輯思維、臨場應變能力、對研究領域的理解。
3. 評審:
由編委/青年編委、領域專家組成復賽評審團。
現場根據展示和答辯表現打分,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(評分標準:創新性30%、科學價值20%、學術視野10%、邏輯嚴謹性10%、表述清晰度10%,答辯表現10%,百分制)。
可設置觀眾提問環節(由主持人把控),增加互動性。
4. 晉級:每個研究方向根據復賽成績,評選出研究領域大賽的一等獎(前15%)、二等獎(前45%)、三等獎(其他選手)。其中領域大賽的一等獎可直接晉級決賽,二等獎的選手可以申請參加總決賽,由組委會+專家組視情況決定,每個領域小組最多可以推薦1~2名二等獎選手進入總決賽。
注:各領域大賽的一等獎、二等獎選手在半年內可選擇向《光通信研究》投稿一篇與參賽內容相關的論文,編輯部可減免版面費(一等獎免版面費,二等獎6折)。
階段三:決賽(綜合展示)
1. 時間:1天或半天。
2. 形式:線上直播,面向所有參賽者、高校師生及公眾開放。
環節一:終極展示答辯:
決賽選手進行10分鐘研究成果PPT展示(展示過程中不能提及作者/機構/課題組信息,僅以編號自稱)。
接受評委團(6-8人,含跨領域專家)深度提問(8-10分鐘)(禁止追問個人背景)。
問題更具挑戰性,考察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視野。
環節二:交叉提問/辯論:
選手隨機抽取其他選手的研究主題,進行簡短點評或提問。
或設定一個前沿/爭議性議題,選手分組進行簡短辯論。
環節三:評委評議 & 結果公布:
評委現場打分,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,評分維度參考復賽。
公布最終獲獎名單(一二三等獎及單項獎)。
3. 評審:綜合決賽各環節表現,評委獨立打分并合議確定最終排名。
階段四:頒獎與成果推廣
1. 線上頒獎典禮:在決賽后,公布所有獎項,嘉賓致辭。
2. 成果展示:
獲獎選手的研究摘要/亮點在期刊官網、公眾號等平臺專題展示。
優秀論文發表通道:為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獲得者提供在主辦期刊(或合作期刊)的快速審稿/優先發表機會(需符合期刊發表標準)。
制作賽事集錦視頻:包含選手風采、評委金句、精彩瞬間。
評審機制
評委構成: 多元化,涵蓋期刊編委/青年編委、產業界專家,保證視角全面,明確利益沖突回避原則,評委不得評審本校、直系學生或合作項目。
雙盲評審:比賽所有階段均隱去作者信息,僅以編號代替。不提前公布每一輪比賽的評審專家。
評分標準:各階段標準清晰、權重合理。初賽側重書面成果,復賽決賽側重展示與思辨 。
過程透明:晉級規則、評分維度公開,現場打分,公布成績。復決賽公示所有晉級作品以及匿名評審意見。
申訴機制:設立簡單的申訴渠道(如郵件),由獨立仲裁小組處理。成績公示后48小時內接受實名申訴,需提供具體證據。
公眾監督:比賽全程公開,開放觀眾實名提問(問題經監督組篩選)。
獎項設置
個人獎(碩士、博士組同):
a) 一等獎 (1名):獎金1000元
二等獎 (2名):獎金800元
三等獎(3名):獎金500元
獲獎個人均將獲得:
(1)榮譽證書及期刊文創產品
(2)文章優先發表
(3)免版面費一篇(兩年有效期)
(4)期刊一年贈閱
(5)鎖定通信領域國家隊!有機會獲得中國信科集團(旗下烽火通信、光迅科技、中信科移動等上市公司)實習機會,提前領略行業風采、積累寶貴經驗。直接獲得2025年度秋季校園招聘、2026年度春季招聘面試直通卡,免海選,直達面試環節,快人一步搶占心儀職位!
b) 優勝獎(各個研究方向決賽入圍者):榮譽證書 + 期刊文創產品 + 面試直通卡。
團體/組織獎:
a) 最佳組織獎(高校/院系負責人): 表彰積極組織學生參賽且成績優異的單位(根據報名人數、晉級人數等評定)。
b)伯樂獎(導師): 表彰指導的選手獲得優異成績的導師。
報名方式
點擊進入報名主頁:
https://learningconf.cn/MeetingMain/Index/AFPOC
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線上報名:
報名截止時間:2025年8月31日
報名表請見官網或線上報名網站附件。
新聞來源:光通信研究